回顾弗闲斋走过的22年,发现一些人总觉得藏书票贵。记得1998年的时候,弗闲斋出售杨可扬的藏书票只有卖45元一张,而且很多都是精品,像《鱼读月》,《巴金珍藏》、《王元化藏书》、《金秋》等等,还譬如杨涵的也只有40元一枚,冒怀苏的只有20元一枚。当时一些人认为贵。到了2009年杨可扬的卖200元,杨涵的卖120元,一些人还是认为贵。到了现在一些人还是认为贵。所以这些人永远也买不到便宜的藏书票。外国藏书票也是如此2007年弗闲斋推介外国藏书票150元到200元,一些人认为贵,现在外国藏书票几乎没有涨价,一些人还是认为贵。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藏书票是永远贵的,也就一直没有能够收藏到藏书票,也因此无法达到以票养票的结果。

       其实藏书票实在是非常便宜的珍贵的艺术品。我曾多次去上海的一些小商品市场,或文化艺术集市,商场,一些印刷品,照片都要上百元,或数百元,一些数量很大的工艺品动不动就要几百,上千的,名家的要上千上万,就是雕刻版印刷的邮票也要几百上千的,数量是藏书票的上百倍。因此大多数藏书票的价格其实很便宜的,一般工薪阶层都能够玩的起。

       再说藏书票的价格如果一直处于低价,更没有人来玩藏书票,作者也更不愿意制作藏书票,连饭都吃不上,谁还会来制作藏书票呢?所以实行多元化的价格体系,不断提升珍品、精品的价格是市场经济的规律,其实藏书票每种的数量很有限,不需要很多人参与,藏书票就会成为仅缺货,而况全世界玩藏书票人其实不少,就买过弗闲斋藏书票的人已经有6000多人,而况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都是艺术爱好者,他们一参与,藏书票只会嫌少,这次天津天泽书店出品的康斯坦丁的珍藏版,800多元一本,200本很快就卖完了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。所以藏书票的规范化后,数量的有效限定,对于爱好者人群来说,其数量是非常少的,一不经意就很难收藏到了。记得2011年一年的藏书票被票友收藏的数量达到了40000张。藏书票这么好的艺术品,有些大师的珍品,像赵延年、杨可扬、杨涵、杨春华、吴俊发、梁栋、冒怀苏、叶夫根尼、威斯查金、阿卡迪、吉里、米诺维奇、浜西胜则等等,精品即使卖到20000元、30000元也是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。我记得1998年的时候斯洛伐克的库克的藏书票就卖到200元一枚,2000年的时候杨春华的藏书票就卖到300元一枚了,彦涵的一枚藏书票就卖到1000元。现在周东申的藏书票作为金融产品,一枚达到了5000元。所以贵与便宜是相对的,而且藏书票的发展趋势必定上升,这不仅是通货膨胀的缘故,更在于其东西的精美与珍贵,其实际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必定会真实的体现。我劝那些一直认为贵的朋友,还是不要参与到藏书票的收藏中来,否则很容易得抑郁症,因为藏书票总体的价格是不断上升的,有时候上涨的幅度往往超过一般人的工资上涨幅度,珍品,精品更不用说了。

       全国各地的藏书票活动必定推动藏书票市场的发展,随着玩藏书票的人越来越对,许多藏书票必定会越来越难收藏到,而且价格不仅会越来越高,有时上涨的速度还会加快,这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,明智者只有抓住机会。弗闲斋确实也经常后悔,啊呀怎么杨可扬的,杨涵的,赵延年的,冒怀苏的,梁栋的等等藏书票为什么不多留些,多买些,实际上就像买房子一样,错过了就错过了,只能从现在开始抓住机会,在那里唠叨藏书票贵,得到的还是藏书票贵,其它什么也没有。